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2日讯 阳光明媚,远眺金山湾海域碧波万倾,两座海上自升式多功能平台伫立海面,平台周围,一条条渔船繁忙作业,好一幅牧海耕渔的美丽画卷。
蔚蓝大海,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经济价值。向海图强,孕育着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潜力。
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依海而立、因海而兴的烟台,正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深入推进经略海洋,全方位打造海洋经济强市。对于坐拥烟台东部滨海38.8公里优质海岸线的高新区而言,深耕“蓝色经济”,恰逢其时。
抢占制高点,描绘新未来。烟台高新区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和产业资源优势,加快建立开放、协同、高效的现代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培植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不断推动“蓝色经济”取得新突破。
瞄准前沿 创新引领 加速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创新驱动,是谋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新区拥有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山东智慧海洋研究院、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研究院等多家涉海科研院所,培育了3家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凝聚起海洋创新磅礴动能。近年来,围绕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上风电、海洋服务等新兴产业,高新区不断汇聚海洋领域科技人才和创新要素,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和产业孵化集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依托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加快建设海洋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打造海洋生物医药技术孵化转化平台,涌现出医用级鱼胶原原料、基于海藻多糖开发的Ⅱ类、Ⅲ类海藻酸盐无菌敷料等系列新型海洋生物医用材料创新成果。
由烟台水禾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进的新创制抗植物病毒生物制剂D19项目,迎来突破性进展。D19抗植物病毒制剂来源于一株对植物病毒具有显著抑制活性的海洋放线菌D19,从其代谢产物中分离并鉴定出一个全新结构的活性单体化合物Actetrophenone A,公司即将以该化合物登记并面市的新创制抗植物病毒生物农药。
挖掘海洋清洁能源,加速奔向“碳达峰”“碳中和”,海上风电产业在高新区蓬勃兴起。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积极推动传统海工平台在海上风电领域的创新利用,率先推出浮式和固定式海上风机融合牧场网箱解决方案,已经完成3座海工平台的海上风电部署利用。新浩阳高端精密轴承项目投入试生产,致力于打造高端风电主轴轴承研发生产基地。全面投产后,项目可年产高端轴承2000余台套,助力烟台打造“北方海上风电母港”,擦亮烟台智能制造“新名片”。
依托山东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建设完善的海洋经济要素交易市场。海交中心作为全国首家省级海洋产权交易机构,重点开展海洋资源要素交易、海洋经济金融服务及海洋技术咨询服务三大业务,在全国首创海域“进场交易”模式,制定国内首个海洋产权交易服务标准,海域资源交易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为海洋产权市场建设提供了“山东模式”。
未来,海交中心还将创建海洋金融创新试验区,健全完善涉海类物权抵押登记和评估体系,依托海洋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涉海融资服务模式,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强省建设不断贡献产权力量。
深耕碧海,向更深更蓝处进发,烟台高新区正乘风破浪,全速远航!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